【大勢邸/Sylvia】台中重劃區不只炒熱房價,更掀起一波「百萬里」升級潮!根據財政部最新資料,台灣房屋集團統計台中各村里五年來的平均綜合所得變化,發現2023年平均所得突破百萬元的村里多達60個,相較2019年僅23個,短短五年間翻倍成長;而在增幅排行榜上,北屯區四民里以高達75.4%的成長幅度奪下冠軍,正式晉升「百萬里」之列,成為吸金效應最強的明星區域。
▲台中市平均所得增幅TOP5村里。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提供
此次進榜的前五名村里,除了西區公舘里,其餘皆坐擁重劃區話題與建設利多,亞軍西屯區龍潭里,五年內從年所得91.1萬元飆升至154.8萬元,增幅將近七成;季軍北屯舊社里亦受惠於機廠總站與單元十二雙重劃區,平均所得來到113.3萬元。
台中市南端的烏日湖日里則因緊鄰高鐵特區與舊市區之間,成為南台中代表,唯一無重劃區題材的西區公舘里,則憑藉美術園道、五權車站等地段優勢,以及資深高所得族群聚落,也以41%穩坐前五。
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指出,重劃區的開發除帶動地價與房價,也刺激區域居民財富結構,當地民眾藉由不動產買賣獲利入帳,加上售屋資金暫存銀行產生利息收入,使財產與利息所得同步成長,「特別是如十四期、單元二等高話題重劃區,吸引大量中高所得族群進駐,使村里整體平均所得呈現跳躍式成長」。
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進一步分析,目前七期與十一期等老牌精華區供給有限,新進建案價格門檻也高,不少高收入購屋族群轉向鄰近重劃區購屋,包括十四期與單元二皆成為下一波發展核心,不僅推升地段熱度,也重塑村里經濟輪廓,使重劃區逐步從新興轉為高資產新貴聚落。
其中,位於舊市區的公舘里雖無重劃題材,卻因生活機能與文化底蘊深厚,加上軌道建設與觀光紅利加持,仍能在傳統市區中展現耀眼實力;陳定中表示,該區早期即為高級住宅聚落,居民多具專業背景與穩定投資能力,近年又搭上觀光餐飲興盛潮與股利、退休所得穩定成長,使公舘里成為老市區的亮眼指標。
台中市所得成長最快的五大村里,展現的不只是區域發展的速度,也反映了重劃區在拉抬房價之外,如何形塑居民經濟輪廓與社區層次,當重劃區不再只是地圖上的建設名詞,而成為實質改寫地方財富版圖的推手,也說明當前都市發展的重心,正逐步從「建設利多」走向「財富群聚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