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大勢邸/Sylvia】重劃區成未爆彈?根據《591新建案》公布最新銷況盤點,前十名重劃區合計約1.8萬戶待售,占在售總量達36.6%,約每三戶就有一戶滯銷;區域分布以北台灣最慘,新北、桃園就包辦七席、待售量近1.4萬戶,林口新市鎮、青埔特區等話題熱區亦入列,顯示在這波房市風暴下,連具題材光環的重劃區買氣也難倖免。
▲十大待售量重劃區。591新建案提供
數字科技旗下《591新建案》分析,重劃區推案集中、量體龐大,最易放大景氣冷熱;就現況而論,建商保守、買方觀望,許多區域陷入「無新案、無買盤、無成交」的空轉期,因此業者多以多案共用接待中心、彈性工時等方式縮減管銷,為長期抗戰備戰。
《591新建案》總編輯李忠哲直言,當前「銀彈」問題不解、土建融與房貸同步趨嚴,建商資金鏈承壓;消費者端則面臨層層審核、最終成數與利率未必如預期,自備款、交屋等待與裝修等隱性成本墊高,購屋負擔加劇,市場M型化更形明顯,對業者與買方皆是警訊。
從排行榜觀察,賣壓集中在外圍大型重劃區,新北「淡海新市鎮」待售 3,621 戶居冠,規模直逼部分縣市在線總量;雖有輕軌與淡江大橋等建設支撐,但通勤與氣候因素再加上造鎮案量體龐大,使待售壓力長期居高。
桃園「客運園區」受青埔房價外溢與「3字頭」親民單價吸引成為推案熱點,惟機能未臻成熟且市況反轉、決策期拉長,即便傳出個案願意讓利,短期止跌仍不易。
此外,本次上榜的林口新市鎮、桃園青埔與新北二重疏洪道,成交價多落在「6字頭」上下,與其他親民價帶區域形成對比;其中,二重疏洪道無論左、右岸新案成交價已站穩「7字頭」,待售量更突破千戶,主因年內「新濠漾4-英倫公園」、「甲山林市政帝寶」等指標案相繼公開,推升在線戶數。
中南部相對穩健,本次僅三區進榜,高雄僅楠梓「高雄大學特區」入列,前期「台積效應」推升價量後,地主喊價墊高土地成本,建商購地轉趨保守,加上買方追價意願降溫,左營、仁武、橋頭等重劃區的供需反倒較早進入修正期,數據並未如外界想像般擴大。
因此,重劃區在「資金面偏緊、需求端保守」的雙壓環境下,短期仍以消化庫存為主,價格層級較高、話題度強的指標區也難逃去化放緩,若沒有明確增量利多,市場恐維持「價不易動、量難放大」的僵局,未來應關注個案讓利幅度、銀行授信審核鬆緊與自有資金比提高等變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