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大勢邸/Sylvia】「2025高雄電影節」將於10月10日(五)至10月26日(日)盛大登場,26日正式公布「國際短片競賽」與「兒童評審團獎」入圍名單,從全球100國、2,380部短片中嚴選出40部國際短片與20部臺灣短片,共同角逐「金火球大獎」、「美麗島人權獎」、「亞洲新浪潮獎」等大獎,總獎金逾百萬元;而「兒童評審團獎」則由9至12歲孩童組成的專屬評審團,從9國10部作品中選出最能打動童心的「兒童評審團心動獎」,為影展增添難得的純真視角。
▲《從魚塭浮出》劇照。高雄電影館提供
今年入圍作品深受國際時局影響,戰爭與社會議題成為核心焦點,其中烏克蘭導演瑟蓋・洛茲尼察《古生物課》以博物館導覽與空襲警報的並置,從孩童眼中凝視殘酷現實;《2006日常烽火》重回黎以戰火下的少女日常,將恐懼與記憶交疊成心靈印記;南韓《暗流》則在邊境村落的夏日中,藉拾起溪中遺骸的兩兄妹映照戰後陰影;伊朗作品《被告毫無悔意》將「女性、生命、自由」運動搬上銀幕,於雄影舉行世界首映。
▲《古生物課》劇照。高雄電影館提供
多元題材同樣令人矚目,西班牙《男孩們的盛夏秘密》細膩描繪重組家庭的少年情愫;巴西《天使嘉年華》以街頭清潔工的生命故事揭露城市背後的孤寂;印尼《兒子死後我想修復他的身體》藉超能設定轉化喪親之痛;菲律賓《親愛的保齡球館》讓歌舞中的老球館成為情感依託;坎城短片金棕櫚《幸好你不在了:)》、日舞獲獎作《我們在現代啟示錄當佈景》與威尼斯入圍《母愛是一頭牛》等國際話題之作,也將在高雄與觀眾見面。
▲《男孩們的盛夏秘密》劇照。高雄電影館提供
臺灣短片則展現豐沛創作力,《河馬》由林見捷執導、金馬影帝張志勇主演,以荒謬風格折射家庭與時代陰影;動畫《叛徒》揭開女性病症的代代幽影;《春夢》描寫身障少年的暗戀心事;《這不是我的牛》則以軍演村落映照軍隊的荒謬與哀愁。演員跨界演出亦成亮點,春風主演《所有人都在死》詮釋瓦斯行老闆的陰鬱氣質,楊麗音則以《貓與雞》溫柔書寫告別寓言,為影展增添不同層次。
▲《河馬》劇照。高雄電影館提供
「兒童評審團獎」今年再度呈現創意驚喜,三部臺灣短片同時入圍,包括《小房革命》以「一張餐桌」串起家庭革命的童心訴求;《安雅的異想人生》結合劇場與電影穿梭想像與現實;《殺雞》則以童趣奇幻視角詮釋生死別離。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動畫與兒少作品共同角逐,讓孩童視角成為影展中最純粹的力量。
▲《安雅的異想人生》劇照。高雄電影館提供
邁入第八屆的高雄電影節,不僅是國際短片的交流舞台,更以「兒童評審團」獨特評選機制,打造屬於城市與下一代的文化記憶;影展期間,60部短片將於高雄市電影館、內惟藝術中心、總圖、駁二P3倉庫、歷史博物館與VR體感劇院等場館放映,多位導演亦將親臨映後分享,10月24日(五)更將舉行頒獎典禮,為這場影像盛事揭曉最終榮耀。
▲《親愛的保齡球館》劇照。高雄電影館提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