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大勢邸/Sylvia】高房價壓力未減,反讓超小宅異軍突起!根據《住展雜誌》最新統計,2025年上半年北台灣最小住宅案出現在桃園市大園區,僅7坪的「福興豐藏II」打破過往紀錄,成為全區「最迷你」新案;另外,還有北市中山區的「后麗昕」、大同區的「伊寧橋寓」與桃園龍潭的「勤源青崧居」等坪數未滿10坪小宅釋出,低總價特性讓其在整體買氣偏冷的市況中反而脫穎而出,展現「小而搶手」的銷售韌性。
▲2025上半年北台灣新推案之罪小坪數4案資訊。住展房屋提供
今年上半年「四小天王」新案中,以「福興豐藏II」的7坪規劃最為驚人,該案位處大園工業區,因總價僅約兩百多萬元,加上供給戶數不多,現已全數完銷;同樣引起討論的還有台北市8坪規劃的「后麗昕」與「伊寧橋寓」,後者甚至在粉絲頁發布完售倒數訊息,顯見即便在市況低迷時,小宅市場仍有穩定支持度。
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分析,儘管目前市況偏空,建商仍不願輕易調降單價,故透過壓縮坪數換取低總價的方式,爭取首購與小資族目光,「相較去年最小規劃為10坪,今年更進一步『小到骨』,8至9坪產品接連出現,儼然成為一種應對市場逆風的戰術」。
出乎意料的是,此波超迷你宅不僅出現在高房價的台北市,桃園也加入戰局,除了前述「福興豐藏II」,龍潭軍營旁的「勤源青崧居」亦推9坪產品;至於新北市則將由位中和國小生活圈的預售案「好植」於下半年推出9坪產品接棒登場,由於新北中和新案均價已站上8字頭,小坪數自然成為壓低總價、促進去化的解方。
超小宅雖坪數有限,但因方便出租,在軍營、工業區與都會區均具租賃優勢,成為部分投資族關注標的,尤其目前連桃園蛋白區套房月租也破萬元,北市則動輒數萬元,若能合理取得入手價格,租金投報表現可期。
不過陳炳辰提醒,10坪以下產品在自住與貸款方面仍存在一定挑戰,儘管台北市如大橋頭、龍山寺與行天宮站周邊,以及新北林口與桃園大溪交流道附近,仍有小宅新案規劃中,但多數坪數仍維持10坪以上,代表市場雖在測試極限,卻未敢大規模複製「超迷你」模式,「買方應審慎評估實際居住需求與空間品質,並留意銀行核貸條件與社區居住組成,避免衝動購屋造成未來轉手與自住困擾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