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大勢邸/Sylvia】2025年第一季,全台「一人宅」正式跨越三成門檻,市場結構再現重大變化!根據住商機構彙整內政部統計,全國一人宅達248萬8,455宅,占比31.4%,創下新高;與2016年同期相比,十年激增86萬宅、增幅52.8%,在少子化、單身化趨勢與稅制調整的合力下,單人居住已成房市新常態。
▲六都暨全台一人宅宅數。住商機構提供
六都合計一人宅約181萬7千宅,占全台比重高達73%,集中度極高;對此,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,蛋黃區土地成本高,使建商推案更偏向小坪數,「就業磁吸與交通建設帶來人口移入,需求面與供給面相互扣合,推升一人宅數量快速攀升,此外囤房稅墊高持有成本,促使民眾為節稅而分戶或設籍,讓數據面更為顯著」。
其中,新北市一人宅約50萬8,172宅,十年增加約15萬6千戶,數量與增幅雙雙稱冠;住商不動產新北市區執行副理王健維指出,新北房價相對親民,蛋白區具備可負擔門檻,吸引「脫北者」轉進,加上三重、新莊、淡水等重劃區供給量體龐大,小宅產品滲透率高,一人宅規模自然擴張。
然而,高資產購屋族群除關注「進場門檻」外,更在意「長住品質」,賴志昶提醒,小宅雖然迎合市場,但若坪數過小、格局受限,不僅影響動線與收納,資產效用與轉手彈性也會受到挑戰。
隨著持有稅制持續滾動調整,建議買方在選擇都會核心或次核心區域時,應將產品規劃、社區管理與生活機能納入考量,才能兼顧生活質感與資產穩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