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熱潮帶動台股飆漲!台灣富豪版圖重塑 高資產家庭破80萬戶、資產總值衝上57兆

2025年台灣高資產淨值人士(HNWI, High Net Worth Individuals)人數正式突破81萬戶,財富總值更攀升至新台幣57.69兆元,雙雙創下歷年新高!根據中國信託銀行與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最新發表的《2025臺灣高資產客群財富報告》,在AI科技熱潮席捲、能源基礎建設投資擴張與資本市場走強等三大因素帶動下,台灣富裕階層的資產結構與配置版圖正快速重組,進入一個以「品質資產」為核心的新財富時代。

報告指出,2024年台股表現亮眼,加權指數一度突破23,000點,台灣50指數更因AI題材與半導體龍頭股帶動大幅上揚,高資產族群透過直接持股與ETF配置,資產規模同步擴大,與指數成長呈現高度正相關。

除了科技股之外,電力設備與製造業也在過去兩年間異軍突起,隨著晶圓廠與數據中心大舉擴張,加上政府推動強韌電網與儲能設施,整體產值連創新高,成為與高資產者財富波動連動性最強的實體產業之一。

在全球貿易格局變化下,台灣出口產業亦間接受惠,報告指出,「北美洲進口貿易值」與HNWI資產呈負相關關係,代表當北美市場需求下滑時,台灣企業反而因具價格競爭力而提升出口表現,挹注企業獲利與股東資本報酬;以2024年前三季為例,14家上市金控公司合計稅後淨利突破5,000億元,年成長率達148%,金融資產因此成為高資產者穩定配置來源之一。

除了金融商品外,房地產依然是台灣高資產者偏好配置的主力資產,報告顯示,有高達98%的受訪HNWI於台灣境內擁有不動產,反映出在低利率與穩定政經環境下,國內房市仍具備資金避險與保值功能;而對於「非自住房地產」的興趣亦出現顯著回溫,2025年有意投資境外住宅資產者比例提升至13%,幾乎為前一年的兩倍。

其中,以日本與泰國為台灣高資產者當前最常鎖定的投資區域,日本市場因法制健全、外國人可直接持有土地與建物,加上房地產稅制相對明確,長期被視為理想的傳承型資產配置國;不過,由於日本不動產稅制複雜,購置時須考量消費稅與登錄免許稅,持有期間亦需負擔固定資產稅與都市計畫稅,若出售資產則依持有年限適用15.315%或30.63%的資本利得稅,若透過遺產方式移轉,最高遺產稅稅率更達55%。

至於泰國,由於物件單價低、租金報酬穩定,亦吸引部分高資產者進行配置,惟當地法令規定外國人不得持有土地,僅能購置不超過建物總面積49%的公寓單位,常見方式為透過泰籍配偶或設立當地公司名義持有,此類架構須留意房地產稅、印花稅、特別商業稅與潛在的資本利得稅;此外泰國亦課徵最高10%的遺產稅,整體而言雖具吸引力,仍需審慎規劃持有架構與申報義務。

無論選擇國內或海外資產,報告均提醒:只要為台灣稅務居民,所有境外不動產產生的租金收入與資本利得均須納入基本稅額計算,適用20%最低稅負制度,若未妥善申報將面臨潛在稅務風險;隨著CRS(共同申報準則)與全球資產透明化趨勢持續推進,跨境資產合規管理將成為高資產家庭財務規劃的必修課題。

在世代行為觀察上,45歲以下新生代HNWI對於海外投資接受度高於上一世代,並更傾向於配置流動性較佳的資產,例如全球型ETF、美元債券與AI創投型資產;報告中顯示,儘管企業經營與分紅仍為主要財富來源,金融商品投資收益的比重已逼近三成,反映出資產結構正朝向多元化與主動管理方向轉型。

隨著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,加上全球政經局勢波動日益劇烈,亦建議高資產家庭應及早進行資產盤點與家族傳承架構規劃,從股權結構、信託工具到不動產再配置,建立長期財富保全與流動路徑;如今在AI與能源兩大產業驅動下,2025年將成為台灣HNWI財富升級與結構重組的關鍵轉捩點。

Sylvia

Sylvia

相關新聞

你可能也想看

相關新聞

2025-05-21

在福建晉江這座以「中國鞋都」聞名的小城,一家創立於1991年的代工廠,用33年時間完成了從本土製造到全球運動巨 […]

精選建案

THE精銳

臺北市 松山區
繁華取靜,環抱3商圈,良好居住品質,純淨隱私,並杜絕噪音與空汙,視野通透充裕採光。
景觀華廈|地上12層|42戶|熱門商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