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大勢邸/Sylvia】房貸市場冷颼颼!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,今年前五個月全國建物抵押權設定棟數僅約23.8萬棟,較去年同期大減24%,不僅寫下近6年新低,更凸顯在限貸政策與高房價壓力下,購屋族與多屋屋主的申貸意願同步降溫,讓房貸市場一片寒意;其中,桃園市受惠交屋量體仍大、總價相對親民,衰退幅度僅約14.4%,表現相對抗跌,而新竹縣則因高房價、鑑價趨嚴與貸款限制多重夾擊,年減幅高達3成,為主要都會區之最。
▲2025年1~5月全國及都會區建物抵押權設定棟數統計。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提供
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指出,建物抵押權設定主要反映的是房貸與轉貸的市場活絡度,當民眾購屋申請貸款,或屋主以名下房產辦理轉增貸以取得資金週轉時,都需完成建物抵押權設定的程序,因此其數量可視為房貸市場的風向球,「觀察今年前五個月,抵押棟數同步下滑,主因一是購屋交易量減,二是銀行資金用途審查更嚴謹,三是資金行情與投資氣氛轉弱,屋主的資金操作需求明顯趨緩。」
張旭嵐補充,尤其在轉增貸用途方面,銀行普遍嚴格限制資金流向,規定不得再用於購置不動產,使得許多原本有意再投資房產的資金動能遭到抑制;而股市與匯市處於高點盤整階段,也讓不少有資產的屋主轉趨保守,不願輕舉妄動辦貸款,進一步壓縮整體房貸市場的活絡程度。
不過,從區域表現來看,仍可見部分抗跌亮點,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分析,桃園市之所以成為主要都會區中衰退幅度最小者,主因在於其房價仍具首購優勢,千萬以內的蛋白區新案選擇充足,即便鑑價略保守,民眾補足價差的能力仍在可及範圍,「而近年桃園的重劃區交屋潮湧現,如青埔、中路、八德等地新案齊發,也讓銀行房貸業務維持一定量能。」
反觀新竹縣則因房價多年大漲,在景氣進入盤整期後,銀行評估風險趨於保守,鑑價偏低,使得首購族難以貸足成數,產生心理負擔而卻步;另一方面,新竹購屋族群多為具資產背景的科技新貴,持有多戶者眾,但在限貸政策下,多屋族貸款成數大幅壓縮,使換屋或再購需求冷卻,「再加上新竹的重劃區發展已相對飽和,新供給減少,自然也拉低了整體購屋申貸需求。」
從抵押權設定棟數的下滑現象來看,2025年的房貸市場正進入觀望與調整期,不僅考驗銀行資金調度策略,也反映民眾購屋與融資行為正逐步轉向保守,後續是否會隨政策鬆綁或市場氣氛回溫而回升,仍需持續觀察。